在冷兵器时代,士卒人数和军需物资的供应,对胜负起决定性作用。
在春秋战国时代,交通不发达,远征军队要从本国征招更多的人马和运输更多的军需物资到前线,旷日费时,困难重重,所以孙子极力主张在攻击敌国时,尽量就地取材,以战养战。
他的方法是通过重赏,鼓励士卒夺取敌人的战车,以补充因远道而来而耗损的战车,而对所俘虏的敌人士卒,则加以善待和供养,将他们争取过来,加入自己的队伍,使自己的军队因战胜而日益强大。在彼消我长之下,时间越久,我军优势越大,最后一定能达到“全胜”。
其实,股票投资的道理,跟指挥军队作战极为相似,在战争中,士卒和军需物资的供应总是有限,要从遥远的本国征招更多兵士和运来更多军需物资,不但困难重重,而且将使本国的经济陷入困境。最好的方法是以战养战,不倚赖本国的援助。
盈利转为资本
同样的,股票投资者用来投资股票的资金,总是有限的。如果投资者不断动用储蓄,以增加投资额的话,家用将枯竭,家人生活将受影响,就好像不断向本国征招军粮将使国家经济陷困一样。故投资者也应该学军队那样“就地取材”,将从股市取得的盈利,转为资本,而不是将盈利取出来用掉。这样,资金越来越雄厚,而家人生活也不受影响。
军队要就地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,就一定要战胜敌人之后才能做到,所以战胜敌人是先决条件。
孙子用以战胜敌人的方法有二,第一,是通过宣传,激起军人对敌人的怒气。敌忾同仇,奋不顾身的杀敌,这就是孙子所说的“杀敌者,怒也”(作战篇)。
第二,是通过奖赏,激励士卒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,而其中之一就是战车,这就是孙子所说的“取敌之利者,货也”(作战篇)。“利”是指军需物资,而“货”是指财货,即奖项。
股票投资者要在股市中做到“胜敌而益强”,就一定要确保他的投资取得盈利。如果蒙受亏损,资本受到销毁,则不但无法做到“胜敌而益强”,而且还会日走下坡,甚至无法翻身,就好像打败仗的军队,不但无法做到“胜敌而益强”,反而可能丧命异国。
加强致胜条件
投资者如果要在股市获利,首先要做到的,是使本身立于不败之地。孙子说过:“不可胜在己,可胜在敌”,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,不能使敌之必可胜”。(形象篇)
就是说,不被敌人战胜,是自己可以做到的,只要加强本身的条件,同时守得固若金汤,敌人就不能战胜自己,故“不可胜在己”。但是,能不能战胜敌人,就要看敌人是否有弱点,是否犯错。我无法作主,所以孙子说“可胜在敌”。所以孙子说即使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,也只能做到不被敌人战胜,无法做到一定能战胜敌人。
投资者所面对的是股市和上市公司,两者都是投资者无能为力的。投资者永远是站在被动的地位,无法改变股市的动向,也无法左右上市公司的业绩,在这种情形下,投资者要在股市求胜,最好的方法是加强本身的致胜条件。这些条件就是所买的,必须是基本面强稳而前景亮丽的优质股,而且买价要合理。
如此一来,投资者已立于不败之地,即使股价短期下跌,长期来说,必因业绩的上升而强力回弹,使投资者反败为胜。
如果投资者所买的是劣股,即使股市不倒,股价也会因公司亏蚀而滑落,使投资者蒙受亏损。就好像远征之军,必须是人强马壮的,才能战胜敌人,夺得军需物资而做到“胜敌而益强”。如果远征军都是残兵弱将,在异地被敌人打败,怎能做到“胜敌而益强呢”?同样的,投资失败,投资者根本不能做到资本“益强”。
投资者如果在股市屡战屡胜,再加上“复利”的神奇力量,财富必然蒸蒸日上,要达到“财务自由”,有何难哉?
Credit to: http://klse.i3investor.com/blogs/coldeyed_suntzu/107952.jsp (Tan KW)
Welcome to Wing2u Investment, this is my personal investment sharing. I'm happy if I able to turn someone life with good impact, and manage to get some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money management skill. 你好! 欢迎来到我的个人投资分享部落格。 我将会分享股市与金钱管理的一些常识给大家! 谢谢~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rt of war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rt of war. Show all posts
Thursday, November 3, 2016
Wednesday, November 2, 2016
【转贴】孙子战市系列7: 百战百胜与百战不殆
原文孙子曰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,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”(孙子兵法:谋攻篇)
白话译文孙子说:“打一百次的仗,一百次都取得胜利,并不是最高明的打法。不需通过交战,就使敌人的军队屈服,才是最高明的打法。
“了解敌人,又了解自己,就是打一百次仗,也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。”
这两段文字的关键字眼是两个“百战”,照字面的意义,“百战”是指打一百次的仗,但在中文里,“百”常被用来代替“多”。故“百战”是指无论打多少次仗。百战百胜就是说无论打多少次仗,都取得胜利。百战不殆是说无论打多少次仗,都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,“殆”就是危险。
每战必胜,是将领梦寐以求的事,为什么孙子却认为,不是最高明的打法?
因为一旦在战场上兵刃相见,不是你死就是我亡,即使获得胜利,也必然蒙受伤亡。所谓杀敌一万,自损三千。总之是要付出代价。
孙子所追求的,是不要付出代价,就可以取得胜利,这是最理想的打法。
要怎样才能做到“不劳而获”呢?孙子的策略是“伐谋”和“伐交”,就是通过计谋和外交的途径,使敌人自动放下武器,“伐谋”是最高军事策略,叫“上兵”,“伐交”是通过外交途径使敌人不战而降,比“伐谋”差一级。
“伐谋”的方法包括攻心战,就是心理战,或是以泰山压顶之绝对优势,使敌人自知不敌而放下武器,或是通过收买敌人的重臣,叫他们劝服敌国的国君投降,或是许以优厚的条件,例如降服后国君还是保住其皇位等等,总之是通过“文”的途径,而不是通过“武”力的途径来促使敌人屈服。结果是“兵不顿而利可全”,绝对是本小利大的生意,难怪孙子说是“善之善者也”。
胜多败少算是成功
至于“伐交”,虽然在孙子眼中是“其次”,即仅次于“伐谋”的战略,但也是属于本小利大的生意,而最管用的就是设法孤立敌国,使之陷于无援无助的境地。用孙子的话,就是“威加于敌,则其交不得合”,(九地篇),就是以无比强大的威信,使别国不敢与别国结为联盟,敌国被孤立,而又自知非强国的对手,只好投降,以避免生灵涂炭。
应用在股票投资上,“百战百胜”就是每一次投资都获利,这当然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事。但这种情况,只在梦中出现,在现实的投资领域,是不可能的事。股票投资的最大缺点,是投资者始终是处在被动的地位。股市和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决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,在熊市中无股不跌,公司蒙受亏损时,无股不崩,对于股市的起落,或是上市公司的盈亏,投资者根本做不了什么,只能干着急。
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,要做到百战百胜是不可能的,如果能做到胜多败少,已是成功的投资者。即使是股神巴菲特,也曾马失前蹄,更不要说是普通散户了。
既然百战百胜是不可能的事,则退而求其次,投资者只好追求“百战不殆”。
股市有如越战时的战场,到处是地雷,一不小心,踏到地雷,轻则断手断脚,重则丧失生命,危险之极。投资者如果能做到“百战不殆”,就是打一百次的仗,都没有遇险,也就是能全身以退,重整旗鼓,这虽不如“百战百胜”,但已有资格被称为“善战者”了。
要怎样才能做到“百战不殆”?孙子已授以高招,那就是“知彼知己”。
请注意,在孙子兵法中,孙子总是将“知彼”摆在“知己”前头,那是因为“知彼”比“知己”更重要,也更难做到,孙子兵法的最后一篇叫“用间篇”。就极力强调雇用间谍以获取敌人情报的重要性,获取情报就是“知彼”的行为。
股市和上市公司是导致投资失败的两个领域,所以就是投资者的敌人。要不然,何以会把获得盈利叫“战胜股市”(beat the market)呢?
所以,投资者所要知道的“彼”,就是要了解股市和上市公司。散户人微言轻,要获知公司“内幕”,难之又难,好在股票交易所给散户以援手,上市条例规定上市公司需通过定期发表季报和年报,有重大事务时也要发布消息,使投资者取得投资所需的基本讯息。也许公司照规定的项目提供的资讯,并未达到投资者的期望,但也聊胜于无。
勤做功课克服弱点
投资者只要勤做功课,就可取得基本的投资知识,可惜的是大马大部分散户都没有兴趣做功课,只有兴趣在股市抢进杀出,猎取快钱,结果当然是焦头烂额。
“知彼”只是成功因素的一半,另一半是“知己”,就是了解自己。投资者若投资失败,自己应负一半的责任。大部分失败者,都可归咎于投资者本身的弱点,例如没有耐心,听信谣言,随波逐流,情绪化等等。除非投资者了解自己的弱点,并加以克服。否则,要在股市做到“百战不殆”,难乎其难。
要在股市投资致富,投资者一定要做到“知彼知己”。孙子说“不知彼不知己,每战必殆”(谋攻篇)。
以“百战百胜”为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不实际的,能做到“百战不殆”就可做到胜多败少,能胜多败少,要达到“财务自由”,易如反掌。
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”(孙子兵法:谋攻篇)
白话译文孙子说:“打一百次的仗,一百次都取得胜利,并不是最高明的打法。不需通过交战,就使敌人的军队屈服,才是最高明的打法。
“了解敌人,又了解自己,就是打一百次仗,也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。”
这两段文字的关键字眼是两个“百战”,照字面的意义,“百战”是指打一百次的仗,但在中文里,“百”常被用来代替“多”。故“百战”是指无论打多少次仗。百战百胜就是说无论打多少次仗,都取得胜利。百战不殆是说无论打多少次仗,都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,“殆”就是危险。
每战必胜,是将领梦寐以求的事,为什么孙子却认为,不是最高明的打法?
因为一旦在战场上兵刃相见,不是你死就是我亡,即使获得胜利,也必然蒙受伤亡。所谓杀敌一万,自损三千。总之是要付出代价。
孙子所追求的,是不要付出代价,就可以取得胜利,这是最理想的打法。
要怎样才能做到“不劳而获”呢?孙子的策略是“伐谋”和“伐交”,就是通过计谋和外交的途径,使敌人自动放下武器,“伐谋”是最高军事策略,叫“上兵”,“伐交”是通过外交途径使敌人不战而降,比“伐谋”差一级。
“伐谋”的方法包括攻心战,就是心理战,或是以泰山压顶之绝对优势,使敌人自知不敌而放下武器,或是通过收买敌人的重臣,叫他们劝服敌国的国君投降,或是许以优厚的条件,例如降服后国君还是保住其皇位等等,总之是通过“文”的途径,而不是通过“武”力的途径来促使敌人屈服。结果是“兵不顿而利可全”,绝对是本小利大的生意,难怪孙子说是“善之善者也”。
胜多败少算是成功
至于“伐交”,虽然在孙子眼中是“其次”,即仅次于“伐谋”的战略,但也是属于本小利大的生意,而最管用的就是设法孤立敌国,使之陷于无援无助的境地。用孙子的话,就是“威加于敌,则其交不得合”,(九地篇),就是以无比强大的威信,使别国不敢与别国结为联盟,敌国被孤立,而又自知非强国的对手,只好投降,以避免生灵涂炭。
应用在股票投资上,“百战百胜”就是每一次投资都获利,这当然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事。但这种情况,只在梦中出现,在现实的投资领域,是不可能的事。股票投资的最大缺点,是投资者始终是处在被动的地位。股市和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决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,在熊市中无股不跌,公司蒙受亏损时,无股不崩,对于股市的起落,或是上市公司的盈亏,投资者根本做不了什么,只能干着急。
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,要做到百战百胜是不可能的,如果能做到胜多败少,已是成功的投资者。即使是股神巴菲特,也曾马失前蹄,更不要说是普通散户了。
既然百战百胜是不可能的事,则退而求其次,投资者只好追求“百战不殆”。
股市有如越战时的战场,到处是地雷,一不小心,踏到地雷,轻则断手断脚,重则丧失生命,危险之极。投资者如果能做到“百战不殆”,就是打一百次的仗,都没有遇险,也就是能全身以退,重整旗鼓,这虽不如“百战百胜”,但已有资格被称为“善战者”了。
要怎样才能做到“百战不殆”?孙子已授以高招,那就是“知彼知己”。
请注意,在孙子兵法中,孙子总是将“知彼”摆在“知己”前头,那是因为“知彼”比“知己”更重要,也更难做到,孙子兵法的最后一篇叫“用间篇”。就极力强调雇用间谍以获取敌人情报的重要性,获取情报就是“知彼”的行为。
股市和上市公司是导致投资失败的两个领域,所以就是投资者的敌人。要不然,何以会把获得盈利叫“战胜股市”(beat the market)呢?
所以,投资者所要知道的“彼”,就是要了解股市和上市公司。散户人微言轻,要获知公司“内幕”,难之又难,好在股票交易所给散户以援手,上市条例规定上市公司需通过定期发表季报和年报,有重大事务时也要发布消息,使投资者取得投资所需的基本讯息。也许公司照规定的项目提供的资讯,并未达到投资者的期望,但也聊胜于无。
勤做功课克服弱点
投资者只要勤做功课,就可取得基本的投资知识,可惜的是大马大部分散户都没有兴趣做功课,只有兴趣在股市抢进杀出,猎取快钱,结果当然是焦头烂额。
“知彼”只是成功因素的一半,另一半是“知己”,就是了解自己。投资者若投资失败,自己应负一半的责任。大部分失败者,都可归咎于投资者本身的弱点,例如没有耐心,听信谣言,随波逐流,情绪化等等。除非投资者了解自己的弱点,并加以克服。否则,要在股市做到“百战不殆”,难乎其难。
要在股市投资致富,投资者一定要做到“知彼知己”。孙子说“不知彼不知己,每战必殆”(谋攻篇)。
以“百战百胜”为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不实际的,能做到“百战不殆”就可做到胜多败少,能胜多败少,要达到“财务自由”,易如反掌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